万博体育3.0手机版

图片
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山东农大创新工作方式 推进思政教育
发布日期: 2020- 01- 19 16: 18 浏览次数:

近年来,山东农业大学深入贯彻落实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坚持立德树人,探索形成“党建统领格局、思想引领方向、实践勾勒底色、文化塑造灵魂”经验做法,努力做到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推进思政教育春风化雨。

一、党建统领格局

成立学校思想政治工作领导小组,学校党委书记任组长,分管校领导和有关职能部门都在小组中有具体分工。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和改进青年教师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等系列文件,形成了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教师和学生两个重点、打造三全育人队伍、构建“四位一体”德育体系、做好五方面综合保障、实施六项重点建设工程的“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思路。坚持把思政工作作为新时代党建工作的重要内容,构建了学校党委、院系党组织、基层党支部、党员“四位一体”党建工作体系,为打造思政工作大格局提供了坚强保障。在党组织设置上,坚持推行学生党支部建在专业或年级上,教师党支部建在学科上,管理服务党支部建在部门上的“支部三建”模式,推动党建思想政治工作与业务工作的无缝衔接。

二、思想引领方向

坚持思想引领,通过多种方式引导青年师生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学生层面建设好“三个课堂”。一是用足第一课堂。办好思政课程。深化思政课教学改革,完善“慕课N+4+3”混合式教学模式,形成了“勇做新时代泰山挑山工—同城思政大课堂”等特色品牌。落实课程思政。深挖专业课程中的思政要素,实行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让很多农业课程上出了德育特色。二是用好第二课堂。上好“信念课”。建设孔子学堂,组建“大学生骨干班”,构建了思政教育“三三式”平台和“红耕·绿培·丰收橙”共青团工作模式。上好“网络课”。建立山农思政、红色麦浪等新媒体平台,组建网络评论员队伍,建强易班工作体系,形成了线上线下“筑根守魂”的思想引领格局。上好“心理课”。抓实心理教育,形成“一体两翼四主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模式,全力守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上好“资助课”。创新资助育人,把解决学生经济困难与提升学生成才紧密融合,实现资助与教育并举、助学与育人并重。三是打造全员课堂。建好辅导员队伍,实行“六进六同”,探索构建“6+1”辅导员精培工作法,搭建名师工作室、职业能力大赛等实践平台。建好班主任队伍。学校全体校领导和处级干部带头,728名教职员工担任了812个非毕业班级兼职班主任,实现了配备率100%。建好校友育人队伍。开设“校友大讲堂”,定期开展“院士回母校”等活动。建好社会育人队伍。2019年,省委书记刘家义,省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林峰海先后来校作形势政策报告,泰山法治论坛落户学校,提升了思政教育的实效。

在教师层面,实施好“三项工程”。一是实施师德建设提升工程。以“四有好老师”为标准,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健全师德评价体系,明确师德考核标准,实行“一票否决”。二是实施先锋典型引领工程。组织新入职教师宣誓,开展定期培训,推举师德标兵、教学先锋、学生心目中的优秀教师,广泛宣传齐鲁时代楷模余松烈,齐鲁最美教师束怀瑞等校内优秀教师生动事迹。三是实施“青蓝工程”。发挥老同志、骨干教师“传帮带”作用,一大批政治素质过硬、学术水平高的老党员、老教授、老同志主动联系中青年教师,开展“一对一”指导帮扶。

三、实践勾勒底色

坚持扎根三农,瞄准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主战场,引导师生在实践中经受锻炼、砥砺品行、成长成才,推动思想政治工作提质增效。在实践中打造育人队伍。引导广大教师在实践中锤炼师德师风,深入田间地头、车间厂房,在全国192个县、910个村、162个企业建立了1100多个科研示范基地,擦亮了“科教兴鲁、科教兴农”的实践品牌。在实践中传承红色基因。开设劳动必修课,纳入人才培养方案,记入学分,学生在认知田、科研田、综合试验田参与农业生产,开展科研实践,体验劳动艰辛。围绕新农村建设等主题,组建国家、省、校三级100余个社会实践团队,开展国情社情调查、千乡万村环保科普行等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育人实效。坚持和完善三结合、三层次、三段培养“三三式”实践教学体系,引导学生由学校走向社会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探索校企合作实践育人新模式,开办“大北农班”等校企合作班,与惠普公司等探索“3+1”培养模式,实行定向培养。构建学校、学院、班级、宿舍、学生“五位一体”学风建设体系,把学生在实践中的表现,作为学风考核评价和素质评价的关键指标,让学生在实践中成长成才。

四、文化塑造灵魂

制定文化建设纲要,形成“一个核心六大支撑”建设体系。建立校史馆,设计展示学校国家教学成果特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登高台”,打造彰显校史文化、农业文化的“行远路”,规划了面积超过30万平米的校园绿地。启用校园文化标牌系统,推出校园手绘地图等精品文化项目,开设齐鲁文化大讲坛,出版《神农新篇》《耕读山农》等文化丛书,推广视觉形象识别系统。举办“我与祖国共成长”等系列文化活动,打造朗读山农、五月诗会等系列精品文化品牌。2018年,学校微电影《苹果从哪儿来》,入选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推广项目。2019,学校推出以“家国情怀、代代传承”为主题的宣传片,先后被新华社客户端、“学习强国”平台等转载,仅新华社客户端阅读量就超过100万。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