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工作动态
山东教育系统3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
发布日期: 2021-02-26 12:15 浏览次数:

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全国脱贫攻坚楷模荣誉称号获得者颁奖并发表重要讲话。大会对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集体进行表彰。

山东教育系统3人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并赴京领奖,他们分别是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科长于倩、山东农业大学教授陈学森以及费县薛庄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张贵州。


附:三位“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先进事迹


于倩:精准资助贫困学生“一个都不能少”

于倩,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副科长,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十三年。回首来时路,于倩发现自己与学生资助工作有着莫名的缘分。

2007年7月山东省学生资助管理中心成立,2008年公开招考,于倩以笔试第二、面试第一的成绩被录用,开启了自己学生资助管理工作之路。

问于倩从事学生资助工作十三年以来遇到的最大困难是什么,她思忖良久说,怎样做到“一个都不能少”。

于倩认真地说,教育扶贫肩负着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的重要使命,对建档立卡贫困学生进行精准资助,是脱贫攻坚的重要措施。“把孩子培养成才,就业之后就能够反哺家庭。有孩子的家庭、孩子能成才的家庭,是有脱贫希望的。”但现实问题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是按照户籍地进行管理考核,而建档立卡学生资助是按照学籍地落实的,怎样做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资助“一个都不能少”,是摆在他们面前的最大困难。

“比如说,我是**市**县**乡**村的某某人,这个是按照户籍在当地建档立卡的。但这个孩子在当地上学吗?不一定。小学在本地上,中学呢?也不一定……”

户籍地的孩子出去上学了,通过学籍地来落实资助政策,怎么落实?在大数据尚未打通的形势下,于倩和她的同事们面临的第一大难题是怎样把建档立卡贫困家庭的孩子一个一个找出来。换言之,就是如何精准识别出一个学生是不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

要解决这一问题,必须完善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据识别方式,确保对跨区县就读的贫困学生也能精准定位。“我们每学期开展各教育阶段学籍信息与万博体育3.0手机版扶贫人口数据比对工作,从幼儿园到小学,到初中,到高中,再到大学,一直到高考录取信息,与扶贫人口数据进行比对,比对完,通过山东省建档立卡学生资助信息管理系统推送到各市、县和学校。”

全学段所有学籍信息与万博体育3.0手机版扶贫人口的数据比对工作量有多大,于倩并没有多说,她说,仅仅通过这种方式获取的比对数据并不完整。

“扶贫工作是动态管理、实时认证的,遇到大病、受灾等,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随时都可能增加,但是学生资助是有申请时间节点的,比如每年9月份提交申请表,9月30日之后新增的怎么办?怎样才能保证应该资助的孩子一个都不能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于倩和同事们又着手开发建档立卡学生在线比对平台,“学校把新生招生信息或报到信息导入系统,即可实时获取建档立卡学生名单。”于倩说,解决了这些问题,才能确保建档立卡学生的精准识别。

解决了数据识别问题,还有第二个新问题——学生资助工作遵循的是“自愿申请,应助尽助”原则,如果学生不自愿申请,怎么办?于倩还真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现在学生资助政策越来越完善,帮扶力度也很大。不光教育系统有完善的资助政策,还有些其他部门、个人、社会也在做助学,比如民政部门也有新生助学金等。有的孩子觉悟非常高,拿到这个资助之后,学校再发动申请,他就不要了。也有的孩子通过顶岗实习、勤工助学等渠道也能自食其力了,也不再提交申请。”于倩说,她每年都会遇到这种情况,也为这些孩子的做法所感动。但从政策层面上,学生放弃申请,与政策落实不到位是两码事。她细心发现了这一点,也通过政策及时作出明确,避免信息错位带来细节问题。

为解决扶贫工作动态管理、实时认证,与学生资助项目申请有时间节点的矛盾问题,于倩和同事们认真调研,起草并制定政策,明确对新增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新识别即时帮扶困难家庭应及时予以资助。

此外,于倩还推动实施万博体育3.0手机版学生资助标准化建设,相继起草制定内部业务标准和全国首个学生资助地方标准,得到了教育部的充分肯定,教育部号召全国资助同仁学山东、看山东。


陈学森:新品种、新技术 全部免费送给农民

“让农民增收致富得靠产业,给大家这个‘造血功能’,是我的责任。”2月24日中午,在谈及乡村振兴这个话题时,山东农业大学园艺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陈学森说了这样一番话。长期以来,他奔波在农村、农业生产一线,用新成果和新技术,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行业里的人都知道,育出一个苹果或梨新品种至少要花费十余年的时间。陈学森带领团队选育的“龙富”、“山农酥”等苹果、梨新品种,摸索出了配套栽培技术。熟知的人都说,这么好的品种、这么新的技术,且有国家的相关政策,肯定能转让个好价钱。然而面对果农和企业需求时,陈学森却做了一个让很多人觉得有点“傻”的决定:新品种新技术全部免费送给农民。

如今,“山农酥”梨在菏泽单县、鄄城、东明等地种植面积达2000亩,将很快发展到万亩以上。同时,以梨清膏为原料的润肺膏生产龙头企业、烟台市的山东润中药业有限公司正在菏泽筹建原料基地。在济宁泗水县,“山农酥”梨种植面积达300亩,育苗5000万株,规划发展到10万亩。

培训果农也是陈学森把技术送到农民手头的“标配”。仅2019年,陈学森到山东、河南、甘肃等地义务培训果农1670人。他用农民视角、农民语言、农民习俗为农民讲课,把“高大上”的“先进技术”讲成“接地气”的“大众艺术”,把抽象深奥的“科学道理”转化为具体生动的“田间管理”,让农民听得懂、记得住、用得上。果农们常说,陈教授是“平民教授”“为民教授”,为老百姓送了免费的“真金白银”,让农民在“土疙瘩”中挖出“金疙瘩”,把“泥蛋蛋”变成了“银蛋蛋”。


张贵州:让农村娃享受到城里孩子一样的教育

 

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公布的“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名单中,有一个为费县人民熟悉的名字:张贵州。他是费县薛庄镇中心小学党总支书记、校长,1965年11月出生于费城镇北马庄村,1981年7月参加工作,1988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至今从事乡村教育事业近40年,为乡村教育事业振兴做出了杰出贡献。他用六年的时间把落后的三个乡镇的小学教育,提升到全县前列,受到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和高度赞誉。

“都是为了这些农村的孩子们!”大会召开前一天,张贵州面对记者如是说。

费县薛庄镇中心小学位于沂蒙革命老区“沂蒙山小调”诞生地。该镇地处山区,贫困村多,12个基层学校,有11处村小为贫困学校,最远的距离镇驻地45公里。

为优化育人环境,2019年5月,他协调省委宣传部为贫困学校捐赠价值37万元的电子图书,2019年12月,与山东省军区结对,协调省军区为贫困学校捐赠微机20台,争取资金77余万元,为贫困学校援建餐厅1处;争取资金10.9万元,资助学生109人;争取资金17万元,为“八一”爱民学校购置厨房设备,让山村孩子吃上热饭、喝上了热水。2020年12月,争取省农业银行资金30万元,为贫困学校援建PU篮球(排)场1处,同时,与北京高等教育学会、社会爱心企业及爱心人士筹措资金35.5万元,为毛沟等5处贫困学校捐赠空调51台,捐赠图书及资助学生10万元。为了让偏僻的农村小学用上现代化的教育教学设备,张贵州同志一次次跑教体局、跑镇政府,协调金额272.7万,202口教室、专用教室全部安装触控一体机台,实现1000M网络进校园、智慧教育云平台、无线、有线校园全覆盖,5600多名农村娃和城里的孩子一样享受到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同时,积极利用“智慧教育云平台”支持,开展教师线上学习,拓宽教师视野,提升创优质课堂的能力。

为托清底子,做到精准施策,张贵州利用周末及寒暑假时间,走遍了全镇82个自然村,认定贫困学生492人,其中农村低保学生10人,农村特困供养1人,孤儿10人,残疾儿童7人,并“一生一策”建立了帮扶档案,并积极协调争取上级扶贫资金24.6万元,为实施精准扶贫打下了坚实基础。同时,采取“不漏一村、不漏一户、不漏一人”的方式建立控辍保学工作台账,严格落实控辍保学措施,实现了零辍学。

“不让一名孩子落下”。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张贵州亲自带领教干教师,到53名建档立卡学生家中家访,了解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足迹遍及36个行政村。针对学生家庭情况,逐个制定帮扶措施,在亲自开展线上教学、心理辅导的同时,为王吕月等5名家庭困难学生购买智能手机,确保了特殊群体学生“停课不停学”。工作39年,张贵州同志先后资助贫困学生83人,让60多名山区的孩子圆了大学梦。

张贵州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共产党员对党忠诚、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展现了一名基层干部恪尽职守、为民服务的崇高精神,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忠实践行者,是践行沂蒙精神的当代表率,是教育系统基层干部的优秀代表。


来源 |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徐玉芹、巩悦悦)、通讯员:邱宇 姚霞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