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动态 > 战线联播
山东师范大学:加强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 培育时代新人
发布日期: 2024-05-08 19:37 浏览次数:

山东师范大学坚持把爱国主义教育作为立德树人的重要内容,充分发挥学科和平台优势,推进爱国主义教育贯穿教书育人全过程,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强化教育引导,铸牢爱国之魂    

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铸魂育人,全力推动爱国主义教育与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相结合。注重发挥课堂主渠道、主阵地作用,系统讲授爱国主义理论,阐释新时代爱国主义的内涵与要求,从源头上引导学生树立家国意识、厚植爱国情怀。深化教学改革,大力推进启发式、体验式、专题式教学,形成“中国共产党的风雨历程”“无法忘却的记忆”“强国复兴有我”等爱国主义教育专题。推动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同向同行、同频共振,充分挖掘、整合专业课程蕴含的爱国主义教育元素,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广度、宽度,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双塑造”。发挥教育部“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共同体”、山东省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指导中心等平台辐射引领作用,加强学段之间的有序联通、无缝对接,组织万博体育3.0手机版思政课教师进行集体学习和备课,累计受众超过60万人次,形成爱国主义教育强大合力。

二、拓宽教育场域,激扬兴国之情

搭建多维育人平台,拓展爱国主义教育的时间维度和空间场域,推动全员、全方位、全过程育人。坚持把国防教育工作作为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抓手,自1986年开始开展军训工作,累计参训学生20余万人,先后获评全国学生军训先进单位、国防教育先进单位等荣誉,被教育部认定为“国防教育特色学校”。深入发挥“第二课堂”育人作用,与山东省党史陈列馆、沂蒙红嫂纪念馆等二十余家单位合作,推动形成师资共享、活动共创的爱国主义教育大平台。不断挖掘学生生活空间的育人功能,以学生公寓的文化墙、电子宣传屏幕为载体,制作张贴海报、标语,以潜移默化的方式将爱国主义教育融入日常。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形式,着力增强爱国主义教育的时代感和吸引力,推出《我爱你!中国!》《弘扬五四精神,续写青春华章》等一系列有温度、有厚度、有内容的爱国主义教育新媒体作品,激励青年学子锤炼过硬本领,在大有可为的时代里有所作为。

三、推进以文化人,砥砺强国之志

学校以高度文化自觉扛牢文化“两创”担当,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含的爱国主义元素,培养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自信,引导其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国家观、民族观和文化观,获评山东省首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示范校。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推动红色文化与校园文化结合,自2016年起连续8年举办红色经典咏诵活动,着力涵养学生爱国主义品格。举办党的理论创新与改革开放图文展、馆藏五四时期原本期刊特展等展览,邀请胶东革命纪念馆宣讲团、山东渤海军区教导旅精神宣讲报告团等来校宣讲,让学生深切感受红色文化的精神力量。发挥学科专业优势,排演歌剧《流亡曲》《党的女儿》等文艺作品,获评教育部高校原创文化精品项目。将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有效融入党日、团日、班会等各类教育活动,结合重大节庆日和热点事件,开展“青春告白祖国”等活动,全力营造爱国主义教育氛围。

四、突出学思践悟,实践报国之行

爱国情、强国志,最终要落实到报国行。学校积极引导青年把自己的理想同祖国的前途、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把爱国主义认知、情感、意志转化为强国报国的自觉行动,在建功立业中实现社会价值。组建大学生博士宣讲团面向青年学生开展党史宣讲60余场,将一个个红色故事转化为听得懂、看得见、摸得着的“身边事”,《大众日报》给予整版报道,宣讲团活动案例获评山东省社科普及工作优秀案例。号召并组织学生参与“学雷锋”、守护“母亲河”等志愿服务活动,连续组建22届研究生支教团参加团中央研究生支教团扶贫接力计划,引导学生在志愿服务中奉献社会,在党和人民需要的地方奉献青春。学校毕业生主动承担起青年一代使命任务,通过各地选调优秀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三支一扶、特岗教师、西部计划、大学服务社区计划、大学助力乡村振兴计划等奔赴基层一线,在基层干事创业谱写人生华章,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添砖加瓦。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